別讓虛張聲勢壞了“雙創”這鍋湯
發表日期:2015.08.05 訪問人數:612
近期,一畝田、云視鏈、游俠電動汽車等多個創業項目遭質疑。“創業、創新”背景下的勵志故事急轉直下,不免暴露出創業中欺騙、浮夸的另一面。
一畝田,“百萬噸洋蔥”“999.999噸毛桃”,交易平臺數據被指虛假;云視鏈,6億估值、哈佛海歸、成員照片盜圖,陷產品抄襲與身份迷霧中;游俠電動,概念車“游俠X”被疑圈錢騙局……與此相反襯的,是之前《22歲,天使輪估值超過6億,將顛覆整個視頻和廣告行業》《一畝田創始人鄧錦宏:當農民在田里也能用手機上網,事情就成了》等讓人振奮不已的報道。
輿論質疑聲中,真相陸續浮出水面。以一畝田為例,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其在線下普遍采用返利的方式刷線上交易流水,由此催生了高達99.88億元的月交易額。而交易方式也并非集遠程采購、運輸物流一體化的模式,僅僅是將批發市場上的交易雙方帶到“一畝田”門店并說服其在平臺上進行現金交易。
在這個全民創業的時代,究竟是什么帶來了它的另一面?
“眼球經濟”的助因不可忽視。在現代媒體社會強大的推波助瀾之勢中,創業者為吸引公眾注意力、獲取投資者的信心以及“慷慨解囊”,不惜夸大、謊報,用盡標簽和噱頭。
也有人稱,“大家質疑云視鏈、游俠、一畝田這三家公司的數據,而不關心他們正在做什么,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說得很好,卻并沒有出現相應的成果,總是難以令人信服。除非自己證明給別人看,不然創業者的價值如何體現?
受創業環境變化驅動,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天有一萬多家企業注冊,平均每分鐘就會誕生7家公司。“創業應該被鼓勵,因為它可以讓更多人富起來,讓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它有助于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也會讓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李克強總理說。
創業大環境值得肯定。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造假得逞、浮夸之風盛行的現象并不鮮見。“雙創”背景下,鼓勵創業之余也不能忽視它的另一面,更不應讓少數虛張聲勢、給自己造“皇帝新裝”的創業者壞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鍋湯和這股子向上的力量。
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有它的“雙刃劍”。面對創業這一問題,創業者的理性思考應當大于感性,跟風只會讓自己成為追求金錢的奴隸,注冊公司、吹牛、造假、騙人,迎來媒體的報道和公眾的熱議,但這之后又能獲得什么?仍是一無所有,甚至自降身價、敗壞了名聲,還要費大力氣“洗白”。
就一畝田、云視鏈等陷入漩渦的創業公司而言,政府并未干預,但輿論已經讓真相漸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不管采取何種騙術,不論多么浮夸,哪怕一開始借助騙術、浮夸從中得利,而造假行為總有一天會被揭穿,無法通過市場的檢驗。
這也似其他撲朔迷離的熱點事件,在觀點的自由市場和真理的自我修正中,最終呈現它真實的一面。從這個角度上說,創業公司也會在市場檢驗中接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自由市場制約著各種夸大和欺騙。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也不是所有的創業都能成功。創業要腳踏實地,跟風、造假都是自欺欺人,極力追求財富會讓社會變得浮夸,實現自我價值才是創業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