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在銀行辦過一次信用卡,就被貸款、保險電話騷擾;打聽過買房或租房,被無數房產中介騷擾,還可能受到假房東的詐騙匯款短信;在醫院生孩子,也會接收到推銷母嬰用品的廣告,甚至還向你未出世的孩子推薦各種小初高輔導班;注冊過網絡購物平臺,那鋪天蓋地而來的騷擾與詐騙信息將塞爆您的郵箱和電話……
商業企業遇到的問題可能還不止這些。當商業機密被倒賣,數據被泄露,損失不可計量,最終將導致企業在市場失去競爭力。
當網絡詐騙形式沒幾天就變個花樣,當各種垃圾信息像蒼蠅一樣圍著你,我們開始選擇“不相信”來自保:不相信QQ借錢,不相信微信留言,連有影有聲的視頻通話都沒法相信。不接聽陌生電話,不接收疑似騷擾短信幾乎成為基本設置。
我們不禁要問,只不過填過幾個表,敲過幾下鍵盤,我的隱私怎么就被全世界知道了?我們如此依賴網絡生活,可網絡卻又如此不安全。
當下,中國互聯網發展之迅猛令世界矚目!網絡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已經深度融入我國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極大地改變和影響著人們的社會活動和生活方式,在促進技術創新、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的同時,網絡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其中,非法獲取、泄露甚至倒賣公民個人信息,侮辱誹謗他人、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活動在網絡上時有發生,嚴重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顯然,個人的自保手段極為有限,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前顯得更加無力。我們亟待國家出臺相應法律法規,從全社會范圍深度肅清網絡妖魔,還民眾一個安心的網絡環境。
01
當今世界各國高度重視網絡安全,以法律形式、法律思維推動整個網絡安全,依法懲治各種網絡違法犯罪行為。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網絡信息技術發展速度已居首位,作為網絡大國更需與時俱進,走在法治的前列,用法律的手段為網絡安全保駕護航。為期4天的Chinajoy已經正式落下帷幕,只是這場游戲界的狂歡在今年遭遇了一些麻煩:根據CJ主管部門頒布的《2015ChinaJoy指定經紀公司三方服務協議》,"女模露胸超過2厘米、低腰下裝低于臍下2厘米或短裙下擺高于臀下線、穿透視裝及類似內衣泳裝的衣服等,都要被處以五千到二萬元的罰款。"不過從事后統計的數據來看,玩家流失的并沒有那么夸張,2014年CJ總人次為25萬,2015年總人次為27萬,玩家的熱情并未減少。
某種意義上,CJ是玩家,游戲廠商,show girl,媒體的混合體。大佬忙著演講,媒體忙著采訪,廠商忙著談合作,以每500~1000價格股來到show girl滿足了花100塊錢不到的玩家的拍照需求,一句總結就是“各求所需。”
和E3電玩展、GameStar、GAMESCom、TokyoGameShow相比,歷史超過13個年頭的Chinajoy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中國游戲圈最大的盛宴,每一屆的CJ,游戲廠商都會不予余力的推廣自己的新游戲新產品,以期獲得口碑和用戶,同時CJ也是游戲行業的風向標,游戲行業的新趨勢,公司戰略等等都會在CJ上體現出來。所以我們不如換一個角度,來看看CJ背后,BAT們在去年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在今年又布下了哪些棋子。
阿里:把游戲平臺做成淘寶
馬云在很早之前就公開表示“餓死不做游戲”。但事實證明大佬的話通常都是不靠譜的,2014年1月,阿里正式宣布進入手游領域,隨后又在海外收購了幾家游戲公司,但阿里在游戲領域真正的布局是在全資收購UC之后,俞永福統領整合阿里移動事業部。阿里將移動端阿里移動總共六大業務:UC瀏覽器,神馬搜索,高德地圖,九游游戲,阿里文學,pp助手。除了現有的電視盒子上的游戲業務外,九游成了阿里在游戲領域最重要的一顆棋子,換句話說,你可以把九游直接稱呼為阿里游戲。
阿里在渠道這塊分的比較細,pp助手主要做app分發,九游主要做游戲分發,雖然九游偏向重度游戲,去年和開發者分賬超過9億(按照5:5的業界標準,可以推算出九游平臺去年的流水大概在18億上下)但客觀上說,九游的分發量和用戶基數和360,百度手機助手這些仍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樣的情況下,九游打出了玩家平臺的概念。
舉例來說,點開九游app,首頁是某游戲的攻略和新聞,而在傳統應用商店,這是價格最貴的廣告資源位置之一,并且這些內容并非來自廣告投放,而是根據玩家的興趣和點擊量進行推送呈現。此外,除了游戲推薦外,九游app里還有游戲社區論壇,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喜歡的游戲,并且和玩家進行交流互動。官方九游內部的的定義,九游并非是一個游戲分發平臺,而是結合了社區,游戲公會,游戲資訊的綜合游戲平臺。
林永頌表示,九游的優勢在于平臺上有很多資深玩家,從接入的產品來看,用戶留存和ARPU值(單個用戶貢獻的收入)都比較高。按照九游的設想,未來平臺會更接近于淘寶或者天貓的模式,每一個游戲公司在這個平臺上自己開“店鋪,”推銷新品,聚攏玩家,九游主要負責整個平臺生態的運營。
事實上,在并入阿里體系的過程中,阿里給了九游不少資源,包括天貓,淘寶等等在內的很多app都進行導流分發,但效果并不明顯,答案很簡單,電商和游戲本質上是兩個不同的群類,流量給的再高,轉化率也不見得提升。
因此阿里的流量雖然高,但卻不能直接幫到九游,不如利用現有的用戶和工會資源,整合游戲廠商,做一些營銷和代理,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騰訊:全球最大的游戲公司怎么玩?
毫無疑問,在游戲領域,騰訊可以用只手遮天來形容,2010年,騰訊成為中國最大的游戲公司,2014年,騰訊成為全球最大的游戲公司,根據游戲產業調查機構NewZoo發布的2014年“全世界上市游戲公司排名”的調查報告。其中騰訊以上半年34.76億美元的收入力壓暴雪和EA,成為全球最大的游戲公司,居于榜首。
但騰訊也有失手的時候,去年火的不行的《刀塔傳奇》以接近30億的成績成為最大的黑馬,并且成就了兩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公司:《刀塔傳奇》的研發商莉莉絲以及《刀塔傳奇》的發行商中清龍圖。而《刀塔傳奇》的核心王信文亦是從騰訊出來的。隨后騰訊互娛宣布調整架構,將原有的8個工作室拆分為天美、光子、魔方、北極光4個工作室群,下轄共20個工作室。
某種程度上,這些工作室群相當于騰訊的子公司,不但需要和外部進行競爭,并且工作室群之間也存在競爭,騰訊的企業文化是“如果一個項目做不起來,要么砍掉,要么讓別人去做。”微博和電商就是最好的例子,之前就曾爆出過游戲互娛某兩個工作室群都在同一天發游戲,互相拆臺的新聞,可想而知,在騰訊做游戲壓力也是很大的。
騰訊在端游上有超級吸金的《穿越火線》和《英雄聯盟》。在手游這塊也有諸如《天天酷跑》、《天天愛消除》、《全民突擊》、《奇跡暖暖》、《糖果傳奇》等產品。騰訊目前在手游這塊的戰略很清晰,就是將所有游戲進行細分歸類,比如卡牌,比如三消,比如MOBA,然后對標這個細分領域最好的游戲產品,一個個切進去。比如在槍戰類上,騰訊推出了《全民突擊》,在動作類游戲上,騰訊推出了《天天炫斗》,在MOBA類上,騰訊推出了《九龍戰》《全民超神》,甚至《腦力達人》,《奇跡暖暖》這些垂直領域都不放過。
這種“貪大求全”的策略,體現在游戲上,就是希望能夠覆蓋到所有品類所有類型,并且依靠巨大的用戶量和研發實力迅速成為這個細分市場的第一。
此外,在IP方面,財大氣粗的騰訊拿下了《火影忍者》和《圣斗士》等一系列的金牌IP,并且計劃在下半年推出相應的游戲,并且騰訊的文學,影視也會同步給到IP的資源。游戲做的好,沒有渠道也是白搭,騰訊的恐怖之處在于,不但研發實力強,而且渠道更強,對于精品游戲,不但微信和手機QQ這兩個加起來差不多10個億的拳頭產品會去推游戲,應用寶,瀏覽器,騰訊視頻等其他產品也加入進來同步推游戲。但總的來說,微信和手機QQ還是占了大頭,導入的用戶能占到總用戶的70%。
騰訊也許不會一直第一,但從目前來看,超過他的難度非常之大。
百度:繼續做流量生意
李彥宏曾公開反思百度在移動上轉型過慢,轉型過慢的結果就是百度在游戲這塊依然在做流量生意。
不論是百度游戲還是百度移動游戲,主要還是借助于旗下的產品矩陣作為流量入口,比如百度手機助手、百度91、安卓市場、以及好123,百度文學,百度貼吧,百度魔圖等等。
在今年的CJ上,百度移動游戲副總裁顧瑋闡述了百度的移動游戲策略,也就是以百度手機助手、百度91、安卓市場、百度游戲應用商店作為資源流量的入口,加上百度貼吧、口袋巴士、18183等媒體屬性的產品完成從“應用商店”到“應用商店+搜索引擎+媒體社區”的改變。
此外顧總裁還公布了百度的IP戰略,首先是上線了IP魔方,所謂的“IP魔方”,就是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預測出未來玩家喜愛的游戲類型、此外便是打通影視、文學、動漫,游戲,構成了一條完整的生態鏈條。
聽上去很美好,但事實上百度的搜索業務只是在自家的產品上,大一些的渠道都是用自家的搜索,比如360用的是好搜,九游用的是神馬搜索,百度想用搜索牌切入渠道市場太難。至于IP策略,首先IP的價格已經被哄抬的非常之高,另外百度除了文學外,IP資源并不多,百度號稱要全球采購IP,“美國的鋼鐵俠、蜘蛛俠、蝙蝠俠,日本的哆啦A夢、小丸子、蠟筆小新都要拿,然后自研、獨代、聯運做IP。”
別的不說,去看看《火影忍者》的IP拿下有多困難,以及日本變態的監修制度,就知道IP戰略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
2014年8月8日,有媒體爆出百度游戲總經理廖俊經百度內部舉報已被相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該人士還透露,廖俊被帶走的原因是涉及不正當交易。各位自己看,我就不評論了。
以及……
被華誼收購的銀漢科技近日宣布正式進軍發行領域,這家成立了十多年的游戲廠商靠《時空獵人》和《神魔》兩款產品成功轉型手游,并在2014年為華誼帶來17億的收入,銀漢切入發行領域的辦法是拿出最優質的團隊和資源以及資金去彌補發行經驗上的不足。比如配以20人以上的運營團隊,比如5億的發行基金,一般來說,一定規模的游戲公司都會打通研發-發行產業,借助華誼的IP優勢,未來打造影視游戲文學的全產業。#下一盤大旗#
以游戲引擎起家的觸控科技正嘗試兩條腿走路,2012年成立的暢思廣告可能成為觸控第二個規模超10億的業務線(第一個是游戲引擎業務),目前暢思在國內移動廣告市場排的上前三,上市擱淺的觸控正嘗試講更多的故事。
對于玩家而言,除了不能露胸的show girl外,每一年的CJ似乎都一成不變,但對游戲公司來說,今年還在臺上演講傳授成功經驗的CEO們,明年可能就換成另外一批,每一個風口都造就了一批人,也淘汰掉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