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我們更換手機號碼后,都習慣通過群發短信告知親友更改通訊錄資料,方便日后聯系。
廣州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近日通過警情檢測發現,這個看似平常的動作,已經被詐騙分子盯上。市民稍有不慎,就會落入騙局!
近日,就有市民反映遭遇這種新型的“換號騙術”:被騙子假冒自己,聲稱換了號碼,行騙被假冒者的朋友和親戚,騙子號碼以132開頭。
騙子:(發短信)“我是××,本人今起啟用此新號碼,原號碼已經停止使用,敬請惠存,收到請回復,謝謝。”
事主:(回撥新號碼)你是……
騙子:想起來了吧,這個是我新號,你記一下(然后掛斷)。
第二天,騙子又打來電話
騙子:昨晚在廣州叫小姐被查到了,能不能幫我打點錢過來,幫個忙。
事主:你是誰?
騙子:我小吳啊,你昨天沒存我號碼嗎?
事主:哪個小吳,吳什么?
騙子知道騙不下去了,馬上掛電話。
冒充熟人騙術現升級版
事實上,類似的“換號騙局”此前也出現過,來源于“猜猜我是誰”,冒充事主的熟人進行詐騙,只不過花樣不斷在翻新。
比如冒充房東發來短信:我是房東,換號碼了你記一下,以后找我就打這個。另外,這次租金就打我愛人的卡上,農行卡號……謝謝!
還有冒充熟人,聲稱“換號”了,直接打電話的,比如典型的“猜猜我是誰”詐騙。
而新近出現的這種冒充熟人升級版手法,則在非法獲取了事主的通訊錄資料后,直呼其名,發短信聲稱換號,不打電話,等你更新通訊錄后,再通過短信冒充親友實施詐騙,欺騙性更大。遇到事主打電話核實,往往還會以各種理由拒接電話。
比如有事主收到“借錢、轉款”短信后,以為親戚朋友遇到難處了,準備給“新號碼”打電話確認一下時,對方拒絕接聽,“我打電話又不接,打了三遍也不接。我覺得更蹊蹺了,于是我給××原來的號碼打了,通了!是××接的電話!他根本沒有換號!這個人是個騙子!”
真實案例
“我是××,本人今起啟用此新號碼,原號碼已經停止使用,敬請惠存,收到請回復,謝謝。”這是市民張女士日前接到的一條短信。
由于對方能準確報出老板姓名,張女士未作他想就把“老板”的“新號碼”更新到通訊錄。兩天后,“老板”再次發來短信,要求張女士幫忙轉賬,并主動提出先將款項轉到張女士銀行賬戶。
在張女士提供賬號后,對方還發送網銀截圖證明款項已匯出。張女士見到截圖便信以為真,將20000元轉入對方指定賬號,直到見到老板本人才發現被騙。
廣州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民警介紹,我們收到自稱親友更換手機號碼短信后,一般會順手保存,而不再另行核實。詐騙分子正是利用這樣的慣性,找到下手的機會。不法分子會通過各種手段先行獲取市民群眾的通訊錄資料,發送信息時騙子便能通過直呼名諱進一步降低事主防備。
揭秘:
多種渠道盜取好友名單
不少人疑惑:騙子是怎么弄到親戚朋友的電話的?“盜取方法太多,太容易了”。獵豹移動安全專家李鐵軍說,盜取通訊錄在目前還是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大量網民對詐騙沒有抵抗力,個人信息隨便發,賬號隨便亂用,資料被盜用后用戶根本就不知道。
另一方面,行騙者發個病毒裝上用戶手機,用戶手機聯系人里七大姑八大姨的聯系方式就都有了。警方表示,比如,犯罪嫌疑人向他人發送含有惡意木馬程序的短信、QQ消息,如“孩子成績單、同學聚會照片、隱私照片、結婚請帖”等內容的短信,騙取對方點擊木馬鏈接。一旦點擊,木馬病毒就會在手機后臺自動運行,運行后會讀取手機通訊錄,并將黑客指定的“我換號了”的詐騙短信向通訊錄好友群發,再以你的名義向親朋好友實施借錢詐騙。同時,有些騙子還會將這條短信以你的名義群發給你的所有朋友,誘導更多人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