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滴滴“人車不符”可一鍵舉報
發表日期:2016.05.20 訪問人數:537
京華時報訊(記者郝少穎)記者昨天了解到,滴滴出行已經在客戶端推出“人車不符投訴功能”,用戶發現司機及車輛實際信息與滴滴客戶端上顯示的信息不符合時,可以拒絕乘坐以及進行投訴。
使用網絡叫車軟件叫來的車輛與系統上登記的車型或牌照不符,這是很多乘客遇到過的情況。前一段時間,深圳女教師搭乘網約車遇害案件中,作案司機車輛的牌照就是臨時偽造的。近期發生的一系列網約車安全事件,使得滴滴等網約車平臺不得不正視人車不符所埋藏的隱患。
滴滴相關負責人表示,一鍵舉報功能呼吁乘客共同抵制人車不符,并通過專屬渠道實時維護出行安全。投訴情況一旦核實,平臺將會對司機進行封禁處理,同時與相關主管部門進一步對接信息,加強司機和車輛的運營管理。
該負責人還表示,杜絕人車不符的情況需從源頭上抓起。在司機和車輛準入審核方面,滴滴采用線上注冊審核方式,是目前唯一與國家公安部門合作進行司機背景篩查的網約車平臺。“在申請成為滴滴司機時,需要提供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在注冊階段,平臺還引入了第三方機構對‘三證’信息進行驗真,同時還與公安、交通等相關部門協同對接,對司機背景進行篩查,剔除有重大刑事犯罪記錄、吸毒、精神病未治愈等可能威脅乘客安全的人員進入平臺”。
此前“出于保護隱私的考慮”,在滴滴出行平臺上,運營車牌均只顯示車牌部分字母和數字。從5月4日開始,出于對安全的重新考量,滴滴平臺的所有車,司機接單后,乘客都已經能夠看到完整的車牌號碼。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乘客擔心如果投訴可能事后會被司機電話騷擾。對此,“滴滴出行”向記者透露,針對這種情況,滴滴正在杭州市場研發一項名為“接駕專線”的新功能,用以屏蔽真實號碼。每一通接駕專線只在一定時間內有效,乘客在抵達目的地1小時后,該專線就會失效。
有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網約車確實給城市居民帶來了方便,唯一的不足就是安全缺少保障。除了各大平臺自身推出的安全保障機制外,政府對網約車的監管也不能缺失。此外,網約車平臺應提高司機和車輛的進入門檻,加強對司機和車輛的審核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