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在2015年如同旗下的十年劇王羋月傳一般高歌猛進。
如果要做一個2015年互聯網企業盤點的話,樂視的出場和返場率肯定居于前列。去年樂視生態全面發力,一年20件大事震動全球互聯網:從智能電視,智能手機,VR 虛擬現實設備,智能自行車,超級汽車以及智能配件,展開了一個聲勢浩大的生態布局。無論是產品、資本、內容、數據、戰略等各個層面,樂視都有著驚人表現。
樂視創始人兼樂視控股董事長賈躍亭在內部郵件中曾提到“生態成,則樂視成;生態衰,則樂視衰;生態亡,則樂視亡”,可見“生態”對于樂視的重要意義。
樂視生態也在2015年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而樂視也用一個個案例親身證明,戰略段位升級到“生態”之后,將會帶來無窮的擴張力。
顛覆:孵化TMT兩家“獨角獸”
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生態相比,樂視生態可謂顛覆。
樂視生態是由垂直整合的閉環生態鏈和橫向擴展的開放生態圈共同構成的開放的閉環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孕育出兩家“獨角獸”。
在2015年評選的10大TMT獨角獸排名中樂視獨占兩席,這在TMT行業是絕無僅有的。樂視生態是怎么在短短的1年時間內,孵化出這兩大獨角獸企業?
樂視移動智能和樂視體育能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中成為行業的領先者,所依仗的正是“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樂視生態。
業內認為,樂視移動智能和樂視體育能在一年內就能得到如此程度的爆發,正是得益于樂視生態獨有的自循環、自孵化、自進化、自創新功能,是它讓樂視移動智能和樂視體育在短時間內成長為行業領導者。
目前,樂視以互聯網生態為基礎,已衍生出內容生態、大屏生態、手機生態、汽車生態、體育生態、互聯網金融生態等七個子生態共同構成開放的閉環生態系統。每一個生態后面,都蘊藏著一個萬億市場。
創新:升維布局降維攻擊 生態改變生活
成功的公司會讓用戶接受、而不是忍受:新的價值、新的技巧、新的行為、新的詞匯、新的理念,甚至是新的生態。顯然,樂視已經做到了。
《羋月傳》就是樂視生態下誕生的得意產品之一。
《羋月傳》火了,但它不僅僅是一部大熱大賣的電視劇這么簡單。樂視自制的《羋月傳》播出僅56集,樂視網的流量已近70億,廣告收入破4個億。除此之外,樂視圍繞《羋月傳》的生態營銷成果更讓人咂舌,截至雙十二《羋月傳》版生態產品的總銷售額達到5.1億。
樂視體育改變了用戶觀看渠道。在央視看直播,在門戶看資訊,在平媒看深度,過往10年傳統體育媒體與新媒體涇渭分明。
隨著樂視體育的橫空出世,媒體格局也在發生重大變化,其勢如破竹,大有體育全媒體的王者氣象。2015年7月的國際冠軍杯中國賽,主辦方樂視體育將360度全景信號首次引入直播,結結實實地震撼了業界。360全景攝像技術實際為大范圍無死角監控,此前在全球范圍尚未用于公開賽事,樂視體育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樂視手機用戶的使用習慣也已經表現出與傳統不同之處。
在樂視超級手機用戶使用習慣中,視頻類應用是排在第一位的應用,游戲、購物排在第二、三位。更為驚人的是樂視手機會員機用戶10月月均使用流量達到1.2G。公開數據顯示,行業內用戶流量使用均值為不超過800M。
化反:生態開放下的產業共享
萬物互聯時代即將到來,跨界整合正當其時。
在互聯網生態對傳統產業發展的促進過程中,開放和共享是新的課題。樂視精心構建的跨產業價值鏈重構生態模式,正試圖把科技、文化和互聯網編織在一起。在傳統工業時代下,各大產業毫不相關。但在樂視生態模式下,通過互聯網和云為紐帶,徹底把看似不相關的產業融為一體,產生化學反應,變成了一個產業。
例如樂視與TCL的結合。其二者將圍繞客廳互聯網的大屏用戶,探索創新產品的共同研發、優質內容和垂直服務領域的用戶聯合運營、打通用戶價值變現體系。又如,15年年初,樂視公布了造車計劃。
從最早的門戶到現在的搜索、電商、社交時代,中國大量的企業都是在跟隨海外,但是樂視在美國都找不到任何一家可以對標的企業。可以說樂視從來不是一個等風者,他希望成為一個造風者,或者成為一位造夢者。
如果說2015是樂視生態的爆發年;到了2016年,樂視生態將開始騰飛。
未來,足以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