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囧》熱播,讓人驚訝的是這部電影的幾個貼片廣告中竟然有兩家P2P的廣告,分別是借貸寶和玖富理財。這并不是P2P投放院線貼片廣告的先例,此前《小黃人大眼萌》的熱播,其中點融網的白領理財的貼片廣告還引起了業內管制。目前,各家平臺都實踐著線下硬廣投入+線上運營推廣的“多元化燒錢”模式,營銷手段也是五花八門,百度推廣、微博大V、站牌平面廣告、送禮、抽獎、加息活動……已成燒錢大戰“標配”。
P2P平臺正以“錢”為武器,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攻城略地,萬瑞古德CEO安福雙認為,目前P2P行業營銷體系、技巧仍處于初級階段,“行業燒錢的營銷會一直持續到格局已定,沒有多少新進入者的時候”。
營銷手段繁多
營銷之勢愈演愈烈
A
由于跑路新聞層出不窮,在很多投資者的心目中,P2P并不是一種靠譜的理財方式。因此對于具有濃厚互聯網屬性的P2P平臺而言,多渠道獲取客戶、樹立品牌形象等營銷戰役更是必不可少。
據新快報記者了解,目前P2P平臺推廣燒錢主要是四個渠道,一是網站競價排名,二是贊助論壇,各種評獎,三是各個渠道的廣告推廣,四是各種節日促銷攬客或跨界合作等等。
其中,以競價排名為例,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百度、360等著名搜索引擎上,P2P平臺通過競價排名、購買關鍵詞等方式做營銷推廣,年度付出的費用動輒就達到百萬元級別,一些小平臺只能“望站興嘆”。
由于目前行業論壇泛濫,“多的時候根本記不得明天要參加的論壇主題是什么,有時候上午一場下午一場,大多數去的人都是行業內的人,最后淪落為一群熟人‘吹水’,很難碰撞出火花。”某知名P2P平臺CEO曾對新快報記者說,“還有某國家級電視臺的一個互聯網金融類欄目,一個月連續三次給我打電話,希望提供一些‘贊助費’,去錄制節目”。
此外,節日促銷活動更是司空見慣。常見的有注冊送優惠;對新人發放虛擬體驗金,額度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本金只能投資,利息歸投資人所有;還有發帖、分享送禮,是在增強用戶粘性的同時,為拉攏新客戶使用的病毒式傳播方式;還有一種是高利率營銷,如投資人需要先投一定金額才能獲得投資秒標高利率資格;還有平臺的投資者見面會,一般都會有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參與返現、抽獎、為用戶包場看電影等等。
今年以來,各家平臺跨界營銷之勢也愈演愈烈,比如陸金所牽手杜蕾斯、餓了么,剛剛完成總額高達2.07億美元C輪融資的點融網開啟大規模投放廣告模式,東方衛視、北京衛視都成了合作方。安福雙表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獲取新客戶,尤其是那些還沒有接觸到網貸的客戶”。他認為,電商、O2O、在線旅游、在線視頻等非網貸行業有著大量的優質潛在客戶,完全有可能轉化為網貸客戶,“而且現在網貸平臺獲客成本很高,跨界營銷可以降低獲客成本,實現與合作對象的雙贏”。
花樣繁多的營銷戰役也不斷推高了行業的營銷成本。有業內人士表示,P2P剛進入中國時,獲得一名投資用戶的成本只需要10元左右甚至更低,現在起碼漲了幾十倍。
安福雙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各家網貸平臺規模、人數大小不一,營銷策略不一樣,發展階段也不一樣,所以年營銷成本從幾萬元到幾億元都有。“一般來說,年營銷成本是其年新增待收額的1%左右。”他表示,由于大部分網貸平臺待收額都在10億元以內,所以估計年營銷成本都在1000萬以內,只有少部分大型網貸平臺年營銷成本會在千萬元以上。對于未來的營銷成本,他預期還會持續高企。
然而,以“燒錢”的方式推廣、攬客無疑提高了P2P平臺的成本,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P2P平臺的健康發展,目前燒得起錢的正規平臺無疑是用風投或者股東的錢,但這也是不可持續的。再加上P2P平臺的利潤十分微薄,大肆投入資金會提高平臺運營成本,并最終轉化成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其實,并非所有平臺在主觀上都愿意“燒錢”,但營銷戰爭已然打響,不得不正面迎戰。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全國約有正常運行的P2P平臺2417家,投資者卻只有約240多萬。僧多粥少,加上P2P行業發展進入關鍵期,這個時間段里,“搶用戶”就是“搶未來”,平臺不得不加大推廣營銷力度。
千萬級營銷費用
營銷成本持續高企
B
C
行業規范在即
營銷戰切忌盲目
“燒錢是找死,不燒錢的等死”。在當年團購大戰時不少人用這句話來形容燒錢營銷戰,同樣也適用于如今的網貸行業。
在這背后,行業內難免出現惡意競爭的現象,如有的平臺利用搜索引擎競價,劫獲競爭對手的流量;利用網絡水軍惡意詆毀其他平臺等等。平臺之間這種流氓式的惡性競爭,也間接地導致了燒錢式營銷不斷升級。已過千萬元的營銷費用,對于純中介信息平臺而言,是難以負擔如此巨大的營銷費用。
近日,也有業內人士爆出目前銀監會對P2P的監管細則已經修改至第四稿了,隨著行業監管的明朗,不少平臺希望能在政策落地前加大“跑馬圈地”,因此獲得融資的平臺也加大了對營銷推廣的投入。該人士表示,“在監管政策逐漸明朗之際,一流平臺希望能加大品牌曝光,搶占市場份額,二流平臺希望能躋身一流平臺”。
“P2P不同于電商,營銷需量力而行,不能盲目燒錢,畢竟互聯網金融的金融屬性還是根本,發展內功,做好資產端的業務風控才是P2P未來競爭的關鍵”,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朱明春說。
不過,“燒錢”也是一門學問,平臺也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程度、規模大小合理燒錢。安福雙就表示,網貸新進入者肯定會燒錢,但是老平臺不會那么兇猛地去燒,“行業燒錢的營銷會一直持續到格局已定,沒有多少新進入者的時候”。
他表示,對于營銷預算不充足的中小平臺,可以立足于平臺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特色,摸索出創新、不燒錢的營銷方法和渠道。“燒錢有燒錢的玩法,不燒錢有不燒錢的玩法。市場很大,不用擔心別人燒錢把自己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