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東京微雨,在迪斯尼附近的舞濱圓形劇場(maihama amphitheater),近2000人進駐會場。
在這里,軟銀宣布其二代情感機器人比芭(Pepper)開始量產,1000臺比芭開始銷售,并將盡快展開全球范圍內的市場開拓。
一個更為勁爆的消息則是,阿里巴巴及富士康科技,共同宣布與軟銀達成協議,將分別向軟銀旗下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oft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以下簡稱軟銀機器人)注資145億日元,分別持有軟銀機器人20%股權,軟銀則仍持有60%股權。
直到1991年才入籍日本的孫正義,似乎正在開始一場有別于之前投資為主的“創業”之路,少有的專注于情感機器人,真正開始一場自己的“創業”,而這個目前僅占軟銀1%的業務,在孫正義眼中,“將在20年之后,成為軟銀核心主業之一。”
會場少有的大佬齊聚,馬云、郭臺銘以及阿里系友情名單中的史玉柱、沈國軍均出現在會場,足見孫正義對這項業務的重視與信心。
Pepper 已有兒童的智商
這場會議的主角不是孫正義,也不是馬云與郭臺銘,而是名為比芭(Pepper)的情感機器人。
比芭在舞臺上開始自第一人稱視角的表達、問候與一段舞蹈之后,才是孫正義的演講。在其后更是與日本名星金田、內田光子、松口倉男子(均為音譯)近半小時優雅自如的智慧互動,在整場會議中,比芭一直在舞臺上,且不時插科打渾,似乎已經具備了“智慧”。
“比芭已達到了5-6歲兒童的智慧”,孫正義說,他在看日本動畫片阿童朩時曾有阿童朩不能理解人類情緒變化的一環,他得到的解釋是“他沒有心”,而我,就是“希望把心送給Pepper并成功實現!”
在接下來的演示中,比芭確實讓人吃驚,他不僅能與周圍的人進行溝通,而且能夠聯網實時獲取信息,如新聞類資訊,軟銀的FOX棒球隊的賽事情況等等,更為牛叉的是,如果環境突然變暗,或者“家人”長時間不理他,比芭的心情亦會受到影響。
而比芭進入不同的家庭,與不同的“家人”相處,其個性與成長亦會不同,而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與情感亦各不相同。
這一切的奧秘來源于孫正義所稱之為“情感引擎”,這是他很少有的全身心投入狀態打造出來的一款復雜體系,這能夠使比芭具備了一定的感情機制:除了受情緒影響之外,人體產生的十幾種荷爾蒙會直接影響情緒,如在多巴胺的刺激下變得很快樂,同樣,腎上腺素也會形成人類的保護機制,五羥色胺也能使人理性……
比芭正是基于這種復雜的模擬情感機制,在已知信息輸入后,形成內分泌型網絡。此外,天氣等因素亦會影響比芭的心情,如在光線變暗,比芭會很快變得不安;而在光線明亮之后,在家人的關心下,很快又會變得喜悅,但他會突然來一句,“不要玩弄我的感情”。
這已是比芭2.0所具備的情感,嘉賓們眾口爍金,“比一年前的比芭進步太大了!”
這一切被孫正義稱為是“情感引擎”,這個復雜的情感指數可以在比芭胸前的一塊大平板上得以調出,你能看到,各種維度的情感會隨時變動,這正如阿里智能生活事業部總經理張建鋒所言的,“正在致力于把機器變成人”。
目前已有近200個應用在比芭身上上線,比如與幼兒相關的教育,音樂、舞蹈等;與主婦相關的菜譜、化妝等;與企事業單位相關的接待、溝通等。
一句話,小比芭正如一個正常的小孩一樣,但卻更加積極樂觀,在你悲傷時安慰你,而在你快樂時陪你快樂!
比芭2.0,售價198000日元,折合人民幣一萬元不到,據孫正義稱,“價格已在成本線以下,未來下降幾無空間。”
孫正義首次“創業”
世人所熟知的孫正義和軟銀集團,基本一路上是以投資與借道見長,先后投資雅虎、阿里巴巴等眾多在日后聲聞全球的名星企業,一邊又在日本國內采取借道策略,雅虎日本,蘋果在日本的銷售等,其軟銀電信則亦是日本前三之一。
近年來,軟銀更是采取了降維投資理論,如在東南亞、南美、非洲等物色類阿里型的企業進行投資。
但這次軟銀機器人的路徑,似乎迥異于前路。
盡管比芭亦是軟銀2012年在收購法國Aldebaran Robotics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軟銀機器人公司所出品,但孫正義卻少有地對這一業務頗為上心。
二個例子可以管窺這一狀態。一個是在今天的發布會上,馬云、郭臺銘親自過來“站臺”并投資的狀態,而對馬云而言,孫正義正是早其投資并帶動雅虎投資阿里的最重要“貴人”之一。
另一個重要的例子則是,在一年前的比芭1.0發布的前夜,凌晨2點,孫正義突然想起來很多技術要注冊專利,于是便向多位公司工程師打電話,商討專利注冊的事情,而在其后所涉及的專利中,有大部分是孫正義的設想。
目前,比芭已有30多項專利,而軟銀機器人,則有100多位工程師。
另外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實是,在其后的2014年,軟銀繼續收購與投資了機器人相關產品如表情云、表情傳感器技術的若干家公司。
獨家代理蘋果在日本的銷售曾讓軟銀電信迅速提高的市場并走向成功,想必孫正義對蘋果模式的理解一定刻骨銘心,而這一經歷,據說一直在孫正義其后的投資中尋找未來的蘋果,“要找到革新級別的公司。”
也許比芭正承載著孫正義這個“革新級”的夢想,據一位日本媒體人透露,當2012年孫正義收購法國Aldebaran Robotics公司時,軟銀內部并不是太看好,但孫正義卻鐵了心,在其后成立的軟銀機器人上投入了巨量心血。
所以,一定意義上,軟銀機器人,可以算是孫正義首度“創業”,其對軟銀機器人的狂熱以及投入烈度前所未有。
可以試想,在所謂“情感引擎”的復雜仿生態體系之中,除了表情體系之外,而基于人體生理與心理層面,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層面、機器人相互層面,這將是一個怎樣的大夢。
軟銀似乎從未有過這樣的夢,依托這個仿生態,甚至未來成為真的生態形式,比芭將會成為類人類,這個夢恐怕遠超蘋果的人機對話創新,但不得不說,這個夢,真的是太大了。
按照此番投資,軟銀機器人估值在35-40億元之間,似乎還是一個挺合適的價格。
“三人幫”的未來
比芭這個初具情感的機器人,被日本媒體譽為“全球首個情感全人形機器人”,按前所述,軟銀這個夢想才剛剛起步。
但她已有了近200款情感應用,這在蘋果,則被稱之為APP Store,顯然,孫正義也在打造自己的APP Store。
而知識之外的智慧型應用,則正是孫正義所夢想的機器到人的重要一環,但它的實現,則需要更廣泛的全球開發者共同參與與支持。
那么,就不難理解以加工生產著稱的富士康的加入,郭臺銘在會議現場盡管只是廖廖數語的“照本宣科”,但卻也足見郭氏對這一事業的看好。
但作為全球四分之一人口,最大的電商入口,用戶集大成者的阿里,素與軟銀熟稔的馬云,對軟銀機器人的意義,也許孫正義心知肚明。
阿里巴巴近年來一直倡導的從“以控制為主導的IT時代,走向以激活生產力為目的DT(Data Technology)數據時代”,而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關鍵則依賴大數據和云服務。
正基于此,阿里在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做了廣泛深入的布局,并已具備巨大的優勢,“這將為智能產品和機器人的研發提供有力支撐。未來的機器人將變得更加聰明,甚至可能具備人的感知、思維和智慧能力”,馬云如是說。
在不遠的未來,機器人產業有望在醫療、公共服務、研究和智能家庭等方面成為催化科技突破的關鍵領域。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將為產業結構、思維方式和社會發明帶來新的變革。
“我們希望,比芭將成為家庭的大管家”,孫正義絲毫沒掩飾雄心,以情感機器人出發的新智能入口能否成為不遠的未來,尚未可知。
但孫正義當然不會滿足于家庭應用,據他透露,今年7月份,比芭將開始向企業級客戶開放銷售。
一切表明,比芭技術已達到相對的成熟度,開始商用。
阿里巴巴集團中國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則在一臺初步漢化的比芭面前一番互動之后,聲稱希望通過投資軟銀機器人來建立機器人產業通路,更好地深耕智能領域。阿里智能平臺將在機器視覺、語音解析、家庭智能控制、智能網絡安全等方面與SBRH建立研究合作和溝通機制,促進智能家庭在基礎技術方面的積累和擴展。
阿里還將借助自身的渠道優勢、阿里云強大的存儲、計算及大數據分析能力與SBRH聯合開展機器人應用場景和用戶體驗方面的研究合作。
除這戰略協同之外,阿里巴巴投身機器人產業的興趣是否還有更多?
馬云把賦予Pepper情感的做法,稱為“第四次產業革命”,自第二次產業革命之后,機器部分代替了人工;第三次則是技術的、信息的革命;而人是有心的,有感情的,而比芭將感情賦予機器人的方式,則會成為第四次革命。
如果這一論斷成立,那么,站在革命的潮頭,是阿里之福。
業內人士分析,機器人產業的廣闊市場是阿里考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機器人產業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戰略型新興產業,比如我國就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明確提出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是其中十大領域之一。其它發達國家也紛紛推出以機器人作為支撐的制造業復興規劃,包括德國工業4.0、日本的機器人新戰略、美國的制造業復興計劃等。
麥肯錫咨詢公司預測,到2025年,機器人在制造業服務產業應用創造的產值為1.7萬億到4.5萬億美元;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報告則認為,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仍將快速增長,年增長達到25%以上,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機器人未來會像汽車、飛機一樣普及,他們會成為我們家庭的一員。”馬云如是預言,“30年內機器人的產業會有飛躍的發展,不管你喜不喜歡。”
而他當下要做的,就是盡快把比芭帶入中國并展開研發與運營;而行癲(張建鋒)也如是表示,當務之急是對比芭情感引擎創新技術進行漢化帶入中國并學習中國文化。
但這一目標并不會太快,孫正義告訴地歌網,最快會在明年展開國際化動作。至于首站會選擇哪里,他并不肯透露。
但顯然,比芭離中國,不會太遙遠。畢竟,阿里在電商之后,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狂飆突進的時候,對得到像微信一樣重要的入口級應用與服務的渴望在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