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紅與黑:馬云王健林激辯O2O轉型大勢
發表日期:2015.04.22 訪問人數:659
在互聯網與零售業大融合的背景下,兩大業態的領軍人物馬云與王健林似乎總能擦出不小的火花。
4月21日,在“2015中國綠公司年會”同場相逢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再一次就實體企業向互聯網轉型話題激烈交鋒。
在會上,王健林透露“萬達集團已經摸索一年的基于O2O的‘互聯網+模式’,目前正計劃向擴大投資增加粘性方向的發展”,并表示將通過互聯網金融獲取利潤后,從而反哺O2O業態發展。
類似萬達所嘗試的O2O路徑在業界并不鮮見,但同臺的馬云卻直言“O2O是偽命題,因為它是思考如何從線下往線上走”。
事實上,已和銀泰等大型實體零售巨頭深度合作的阿里巴巴也曾多次傳出向萬達伸出“橄欖枝”。此番馬云再度表示,阿里巴巴可與萬達這類傳統經濟一起開拓未來,后者不該是戰略上的防御和抵制。不過他也強調:“不是從創造需求的角度思考,任何O2O的結合都是‘烏合之眾’”。
馬云所描述的單打獨斗、自建O2O閉環的做法,被指與當下萬達做重金進入電商的模式頗為相似。作為萬達集團的第四次轉型,集團正竭力希望通過互聯網手段改造原有產業。為期一年的初步投入便是以燒錢提升用戶體驗、增加客戶粘性為主,下一步則將把O2O業態轉向互聯網金融。
王健林表示,萬達最近正在由自己的互聯網公司開發一項理財產品,后者主要用以投資萬達廣場。而萬達廣場每年的分成、利潤和租金分紅也將交給該互聯網公司(部分利潤分發給投資者)。據悉,該理財產品或在本月底、下月初面市。
在萬達集團的計劃中,萬達巨大的人流量將成為助力萬達向互聯網金融轉型的優勢,“若以最保守的估計,到2020年會有超過60億的人次進入萬達的廣場、酒店、度假區,萬達本身也將掌握約40萬臺POS機的使用,而這些資源就是將來發放互聯網金融貸款的客戶”。
不難看出,增速穩定的萬達有著極大的野心。“萬達的目標是在5~6年內成為中國最大的發卡銀行,以此進一步拉動對線下線上O2O的支持。”王健林表示。“當萬達會員多達兩三億以上時,公司會考慮發放一張專屬萬達的創新卡,其資金來源使用眾籌的方式從商家中收取。”
但當被在場的馬云問及萬達將投入多大代價全力支持以上業務時,王健林并未予以正面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管理著中國兩大最具規模商貿集團的馬云與王健林,唇槍舌劍背后實則更有著合作陣營的“楚河漢界”。
去年8月,萬達集團與BAT互聯網三巨頭中的百度、騰訊共同出資50億搭建的電商平臺“飛凡網”,目標打造全球最大的O2O平臺。其中,萬達持股70%,騰訊、百度各持15%股份。被視為線上線下“全明星”陣容的參與方之中,唯獨少了向來強勢的阿里巴巴集團。
對此,馬云直言不諱的指出,萬達所需要的是徹底的改革和轉型,前述合作中百度和騰訊出資加盟的用意只是攪局阿里巴巴的生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