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網站往往很善變,一會兒押注UGC,一會兒哄搶版權,一會兒又集體力捧“自制元年”。這里面既有賺不到錢的空虛寂寞冷,也有對未來的焦躁不安,一路跌跌撞撞的走到現在,視頻網站總算對未來有了稍微清晰的盼頭,自制劇勢頭正旺。
自制,最靚的標簽莫過于“正版”、“獨家”、“省錢”,因此是視頻網站在實現差異化競爭的不二選擇,做好了還有大把的流量以及隨之而來的鈔票。當然,優點過于耀眼,缺點必定也很明顯:省錢自然不省力,獨家就得獨自承擔風險,而且往往還是高風險。
當《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這樣的自制劇大紅大紫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能夠想到,在他們身后有大批的自制劇還沒來得及上岸就被拍死在沙灘上。但無論怎么說,自制看上去都那么秀色可餐,任何一家視頻網站都不愿意錯過,也不敢輕易的錯過,除非它真的有使不完的銀子。
扒一扒各家的自制成績單
1.樂視
別人玩UGC的時候,樂視玩版權,當大家都開始搶版權的時候,樂視陪著耍了兩下便開始走自制了,樂視網一路走來可謂把錢“省”到了極致。
從2011年9月發布“樂視制造”原創戰略,到如今已經將近三年,樂視在自制劇集的數量不可謂不多。已經上映的大概有《我懷了你的孩子》、《我叫郝聰明》、《唐朝好男人1、2》、《PMAM》、《型色男女》、《女人幫•妞兒》、《X Girl》、《蕾女心經》、《STB超級教師》《學姐知道》等。
為了降低風險,樂視走的是相對成熟的類型劇模式。劇集要么是改編自網絡熱門小說,以《X Girl》《唐朝好男人》為代表,要么請來傳統領域知名的監制、編劇、導演或者演員,比如,《女人幫•妞兒》第二季中,甘薇和李小璐身兼演員及制片人雙重身份;《蕾女心經》則由張國立監制,黃小蕾葉靜聯合執導、主演,同時也請來姚晨、黃渤、張亮等明星加盟。
雖然樂視自制一開始就走相對專業化的道路,但投入僅是同類題材電視劇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時帶來的流量并不輸高價買來的電視劇,所以自制帶來的省錢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從整體上看,樂視自制劇表現中規中矩,并無特別出彩的劇集產生轟動效應,也沒有特別失敗的案列,但在各家視頻網站都在搶元年的時候,沒有明星劇集是件很吃虧的事情。
2.搜狐視頻
從表面上的重視程度來看,沒有視頻網站比搜狐更重視自制了。每逢搜狐自制劇的發布會,張朝陽必出席。在搜狐視頻的整體布局中,自制也僅次于電視劇品類,投入也是13年的2倍,自制也將成為搜狐視頻首個實現盈利的內容產品線。
搜狐自制劇單從數量上并不多,2014年之前大概有《錢多多練愛季》、《樂俊凱》和《屌絲男士1、2》等,進入14年相繼發布了《三國熱》、《屌絲男士3》、《水滸學院》、《極品女士3》、《匆匆那年》,這其中《屌絲男士》系列毫無疑問是最大的贏家,前三季總播放量超15億,僅第三季的播放量就達到8億,廣告贊助一個接一個的往里面塞,這也讓搜狐視頻徹頭徹尾的嘗到了自制的甜頭。
搜狐自制劇從數量上講并不占優勢,甚至可以說略顯單薄,但《屌絲男士》系列的成功讓搜狐視頻很受益,可以說是自制劇成功的范例。目前正在拍攝的《屌絲男士4》邀請到了德國“屌絲女士”瑪蒂娜-希爾加盟,這也是搜狐視頻著力延續的品牌。
3.優酷土豆
無論是最初的UGC,還是自制,優土都可以說是“鼻祖”。從2009年開始涉足自制內容,優土光推出的明星劇集就有《嘻哈四重奏》、《泡芙小姐》、《萬萬沒想到》、《報告老板》等,同時這些劇集也捧紅了很多草根明星,像《嘻哈四重奏》的盧正雨,《老男孩》的筷子兄弟,《萬萬沒想到》的叫獸易小星和白客等等。優土自制的最大特點就是草根化的小成本制作,內容碎片化,單集時間段,跟現在網民的消費方式非常契合,這也是為什么優土經常出草根明星的原因。
從數量上看,優土自制內容占總數量的不到1%,但卻貢獻了全網40%的流量,如今優土已經不再滿足于網劇。優土首次提出“大自制”這一概念是在今年的7月2日,即為其自制大劇《小時代》舉行的首播典禮上,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鏹宣布,優土自制會全面升級。
“大自制”就意味著規模和投入上的加大,優土稱之為互聯網自制大劇。像最新上線的自制劇《小時代》,無論從導演、演員陣容以及制作水平來說,都可以媲美電視臺水準。同時還有《聯盒圀1、2》、《分手大師》、《午夜計程車》、《嘻哈四重奏》電視劇、《萬萬沒想到2》、《江湖學院》、《冷宮傳》、《皇恩蕩漾》、《天才J》等等。
單從數量上看,優土的自制規模應該是其它視頻網站無法比擬的。
4.愛奇藝
不差錢的愛奇藝在版權方面從不手軟,買到其它視頻網站毫無招架之力,《曉說》搬家我們就可以窺見一斑。但有些事情往往是公平的,當愛奇藝揮著金錢大棒的時候,“窮人們”已經默默地自制了起來。
在自制劇方面,愛奇藝起步應該很晚,直到今年才算重視起來。但從“自制元年”的表現來看,成績尚可。先后有《靈魂擺渡》、《廢柴兄弟》、《高科技少女喵》、《你好外星人》、《白衣校花與大長腿》等五部自制劇播出,截至7月13日前臺數據顯示,這5部劇的播放次數已突破10億大關,其中《靈魂擺渡》播放量達5億,算是愛奇藝自制劇表現最好的。
有沒有“明星劇集”,很重要!
之所以今年被定義為“自制元年”,不僅是因為高版權的壓力,同時也是視頻網站發展到了臨界點,急需要大量的優質內容補給,以此來滿足用戶的海量需求。所以,“自制元年”并不是簡單的口號那么簡單,各家也都在力拼。
樂視早在2013年便開播“樂視午間自制劇場”,每天以定時劇場方式不間斷播出,全年700集劇目。優土也在今年6月份推出周播自制劇場,用美劇方式玩自制。這些持續的自制劇產出,不僅讓急于走出差異化競爭的視頻網站獲得大量流量,同時有著極高的回報率。
由于自制劇的篇幅短,制作費用低,一般的廣告費(劇中植入、冠名播出、日常貼片廣告和插播廣告等)就可以收回成本甚至實現盈利。也有的甚至是贊助商直接出資拍攝的,比如《嘻哈四重奏》《萬萬沒想到》(番外篇)等。比起版權購買,能夠輕松實現盈利的自制劇給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視頻網站減負不少。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劇集都能夠實現盈利,那些稀缺的優質內容資源往往會遭到廣告商的哄搶,相反,就只能被遺棄在角落里。同時,經常產出優質內容的平臺也是廣告商合作的優先選擇。
因為在元年里,更多的劇集數量并不會比明星劇集更受廣告商的青睞,而明星劇集往往又影響用戶對于平臺的選擇,這又對廣告商是最致命的吸引。所以只悶頭做事不一定就好,還要做的漂亮,做的讓人驚嘆,不僅要吸引用戶的目光,同時也要勾住廣告商的眼神,這樣才最有利于平臺的長遠發展。自制劇集固然是越多越好,但沒有明星劇集帶頭撐腰,沒有品牌效應,再多也可能被淹沒,廣告商也不會青睞,循環下來又影響平臺的發展,所以元年當“搶”。
整體來看,樂視自制的數量僅次于優土,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可惜沒有明星劇集撐腰,這很吃虧。搜狐視頻得益于《屌絲男士》系列的優異表現,起到了不錯的效果。而優土更不用說,明星劇集倍出,自然是很多廣告商的首先。
視頻業的制播分離之路:建立平臺化“分賬體系”
目前來看,大部分的自制劇集都是由視頻網站自己投資,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節目的把控,但從電視節目的發展來看,“制播分離”也必然會出現在視頻網站上,最終視頻網站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平臺來對接內容生產機構。只有這樣才能拓寬節目生產源,聚集社會上的力量,盡可能的豐富平臺的節目內容。
8月3日,優酷土豆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古永鏘在接受鈦媒體采訪的時候就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優土需要做一個開放的分享平臺,在收入上要建立一個分享機制,包括聯合出品,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事實上,優酷也是最早跟外部內容生產機構合作的,比如萬合天宜就是一個很成功的范例。如果你不知道萬合天宜,那說《萬萬沒想到》、《報告老板》你一定會恍然大悟,從這家公司的成長變化,我們或許能夠看到視頻網站平臺化所帶來的優勢。
萬合天宜成立于2011年,剛開始是給客戶拍廣告和微電影,算是勉強維持生計。但是后來由于碰到制作量比較大的項目,整個團隊幾近崩潰,于是開始反思這種模式。此時,正好趕上視頻網站平臺升級,紛紛涉足網絡自制劇,力求實現從單一的播出平臺到產銷合一平臺的轉型。在這種思路下,2013年萬合天宜與優酷網合作,開始制作《萬萬沒想到》。
沒想到的是《萬萬》劇集就這樣火了,在播放到7、8集的時候,廣告客戶已經排隊來找了。第一季結束后的番外篇完全是為廣告客戶而拍,但依舊得到用戶的喜愛。
由于這部劇集的成功,萬合天宜開始調整模式,全力轉向劇集制作。不僅與優土合作了《報告老板》、《萬萬沒想到第二季》等,還跟愛奇藝聯合出品了《高科技少女喵》,以及樂視剛剛上線的《學姐知道》。
這些劇集的火爆,也讓萬合天宜賺的盆滿缽滿,公司從剛建成時的60人發展到100多人的團隊。
一個平臺能夠養活很多像這樣的公司,而只要有錢賺,小公司也會全力的迎合市場來制作用戶喜歡的內容,這對未來平臺的生態建設極其重要。
可以預見的是,視頻網站會像電視臺一樣,除了少數王牌節目自制外,更多的內容需要跟內容生產機構合作,以平臺的形式對外。自制也不僅限于網劇,同時會有自制綜藝、真人秀、脫口秀、微電影以及聯合出品大電影影等眾多種類,這些已經在各大視頻網站出現。未來,自制平臺的完善,也會讓視頻網站實現盈利不僅僅局限于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