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2011.07.22 訪問人數:767
上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X86處理器性能的提升和應用的普及,人們開始考慮將虛擬化技術導入用戶面更廣泛的X86平臺。1999 年,VMware在業界首次 推出了針對 x86 系統的虛擬化技術,當時一段通過運行在Windows NT上的VMware軟件來啟動Windows 95的演示讓世人驚嘆不已。后來,VMware將 x86 系統轉變成通用的共享硬件基礎架構,讓虛擬化徹底從主機和小型機的神壇走下來,以一種不可阻擋之勢在世界范圍內普及開來。
時間進入到2010年,虛擬化已經逐漸走向成熟。據統計,世界范圍內可被虛擬化的應用中已經有40%被虛擬化,虛擬化率還在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長,這意味著到2011年年底,應用虛擬化率將達到50%。另一方面,來自多家機構的市場分析報告指出,2010年虛擬服務器的新增數量已經超過了物理服務器的增加數量,并且這種趨勢還在加速。
虛擬化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生態環境的演進,多家公司先后推出了Hypervisor(虛擬機管理程序),用戶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這種良性競爭進一步促進了虛擬化市場的繁榮發展。
云計算:下一場IT模式革命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整個運行方式很像電網。
云計算的核心思想,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按需服務。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為“云”?!霸啤敝械馁Y源在使用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并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并按使用付費。
云計算這個概念自從2006年由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Google搜索引擎大會上首次正式提出以來,逐漸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
云計算是IT計算模式繼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型主機模式到客戶端-服務器模式大轉變之后的又一次巨變。并且其范圍和影響力也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轉變,因為云計算不僅僅是計算模式的改變,還將給整個商業世界帶來巨大的變革――云計算描述了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的IT服務增加、使用和交付的模式,即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而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計算是充分利用和放大互聯網巨大資源和能力的最佳方式,是一場真正的IT模式的革命。
最具價值的是,云計算為企業提供了一種獲得IT和使用IT的更經濟的方法。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制造、金融、醫療、能源、媒體還是其他行業的傳統公司,都需要更好地向現有用戶提供服務,同時也需要獲得新的客戶、新的增長以及更高的利潤。這些服務都需要高可擴展性、經濟的、靈活的IT基礎架構來提供支持。云計算正當此任。
對于終端用戶來講,采用云計算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無需再投入昂貴的硬件購置成本,用戶不再需要了解“云”中基礎設施的細節,不必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也無需直接進行控制,只需要通過互聯網來購買租賃計算、存儲和服務,“把你的計算機當做接入口,其余的一切都交給云”。
向云計算的轉變之旅
虛擬化已經成為在數據中心和服務器領域廣泛部署的一項技術。據預測,到今年年底前數據中心即能實現50%的虛擬化率,而目前部分領先的數據中心這一指標已經達到了70%-90%。
這既有經濟方面的原因,也有技術上的原因。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和能源價格的高企使得企業IT部門在尋找一種經濟、安全的技術能夠挽救不斷蔓延的服務器災難――數量越來越多,管理越來越復雜,成本越來越高,效率卻越來越低。虛擬化正好契合了用戶的這種需求,不但能夠高效地實現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資源的硬件整合,還能夠安全、可靠地實現應用的整合。
虛擬化通過虛擬機(VM)實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巨大的靈活性,能夠隨著用戶需求的變化而快速地進行調整。這種靈活性和能力與云計算的目標不謀而合――不拋棄現有的基礎架構,充分保護用戶現有的IT投資而又不失延展性。
因而,業界普遍認同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云計算是最自然也是最為合理的一種模式。
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云計算的轉變之旅,通常需要經歷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在第一階段即IT生產階段,企業IT部門首先會對由其直接控制的諸如開發、測試或文件和打印服務器這類低風險的工作負載進行虛擬化。在這一階段,采用虛擬化的原始動力來源于提高服務器效率和降低投資成本,從利用率低下的物理基礎架構轉向高效、共享的虛擬化基礎架構,這種轉變對于實現云計算至關重要。
在第二階段即業務生產階段,企業的關注點將逐漸轉向改善服務質量,以自動化的方式增強控制力,并確?;诓呗缘陌踩?、法規遵從、容錯和可用性。在這一階段,虛擬化將擴展至業務應用,即那些對企業而言更為關鍵的應用,隨著總體服務交付質量的顯著提升,企業還將通過自動化持續實現成本節省。
隨著更多的數據中心部署了虛擬化,企業便自然地實現了管理和策略驅動的自動化,從而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同時,自動化也更能快速響應內部客戶的需求,因為它使計算資源的配置和維護變得更有效率。隨之而來的敏捷性和服務質量改進使組織機構得以抵達整個云計算之旅的最終階段:“IT即服務”模式。它意味著IT部門將像業務部門一樣運作。這種全新的模式將“孤島”式的IT基礎架構轉化為靈活高效的資源池和具備自我管理能力的虛擬基礎架構,以更低的成本并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用戶。“IT即服務”將提供業務所需要的一切,在不喪失控制力的同時保持靈活性和敏捷性。
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開創云計算的新里程碑
雖然向云計算轉移是大勢所趨,但是如何能夠讓用戶安全、高效地走上云計算之旅,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業界也期盼著更好的平臺的出現。7月13日,VMware正式發布了云基礎架構套件,吹響了從虛擬化向云計算轉變的號角。
該套件包括支持用戶從虛擬化到云計算部署實施的一系列基礎架構組件。這組組件包括:VMware vSphere 5, VMware vShield 5, VMware vCenter Site Recovery Manager 5和VMware vCloud Director 1.5,另外還包括面向中小企業的vSphere Storage Appliance 1.0。
做為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的核心,vSphere 5的超高性能和全新架構使用戶能在虛擬化和云計算環境中運行資源敏感型關鍵應用,更好的可靠性、站點恢復和安全性能可以以更低成本向用戶提供服務級別保證。
新平臺可以快速部署新資源,實時和自動化處理基于策略的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管理使用戶更自信地部署關鍵商業應用,并獲得更好的云敏捷性。
針對大多數CIO擔心云計算的安全性問題,新套件將基于策略驅動和管理的安全從物理設備擴展到虛擬設備,保護敏感數據,實現SLA保證,保證了跨越虛擬化、私有云和公共云環境的安全和可靠性。
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提供了超過200項新的或者增強的功能,采用更強健的可靠性架構,進行了多項管理創新,讓用戶能夠以更低成本自動管理更多的數據中心資源,同時增加響應能力,再次確立了虛擬化和云基礎架構性能的行業標準。
最有價值的是,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能夠讓現有的客戶繼續從虛擬化中獲益,加速了現有數據中心向云計算轉移,與公共云基礎兼容,鋪平了向混合云模式前進的道路,成為云計算的新里程碑。
從虛擬化向云計算戰略轉移
從虛擬化向云計算邁進是一項積極進取、野心勃勃的計劃,目前很多用戶已經在這種遷移中,他們已經在自己的數據中心部署了云應用。而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的發布無疑將加速這一進程。
大多數客戶對于云計算的期望是希望能夠建立起高效、安全的資源池,最終能夠支持關鍵商業應用。事實上,客戶已經驅動這個概念很多年了,已經創建了越來越大的基于vSphere的資源池。據最新統計數據,目前在X86虛擬化市場上VMware占有85%以上的份額,做為VMware虛擬化和云計算的核心系統平臺―― vSphere 已經成為虛擬化市場的基礎。同時,VMware已經為這一市場設定了性能標準,這種標準化的平臺對于推動產業向前發展意義重大。
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遷移到虛擬化和云計算平臺上來,用戶也越來越關注平臺運行關鍵應用的能力。 在新的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中具備了這些核心能力。
做為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的核心――vSphere 5的性能比vSphere 4提高了4倍,用戶完全可以虛擬化最苛刻的資源敏感型應用;vSphere 5虛擬機支持1TB內存,最多32個虛擬CPU和每秒1百萬次I/O。這些能力遠遠超過最苛刻的資源型應用的需要。舉例來講,vSphere 5可以支持超過每天20億次查詢的數據庫處理。
另一方面,在運行關鍵應用時,彈性和服務水平是不能忽視的問題。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在可靠性和降低應用宕機風險方面又有了很大的進步:vSphere 5采用了改進的高可靠性架構,可以使用戶在幾分鐘內更快地建立高可靠性應用,可擴展性更強,擁有出眾的可用性保證;vSphere 5的可用性增強特性使vCenter Site Recovery 5能提供簡單可靠的低成本災難恢復解決方案。
不過,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基礎架構要從虛擬化向云計算邁進需要具備更多的特性和能力,包括自動化、自服務、安全和回退機制等。
在以往的業務實踐中,基礎架構的復雜和手動管理往往會阻礙商業目標的實現。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通過有彈性的架構幫助客戶客服這些挑戰,簡單、智能、自動化進行資源的管理。
vSphere 5采用了智能的結構,可以滿足企業的自動化需求,并且獲得云計算的敏捷性;
vCloud Director包括新的快速供應能力,將虛擬機準備時間縮減為不到5秒;
vSphere 5提出了“智能策略管理”的理念,2006年VMware提出了無需干預的自動資源管理策略(DRS,分布式資源調度)。DRS通過眾多集群動態分配給根據業務優先級確定的虛擬機,通過自動化處理而減少了管理的復雜性,vSphere 5將該概念擴展到了存儲部分,客戶可以定義策略,建立操作參數,vSphere能夠自動管理初始布局和進行操控;
vSphere的自動部署功能,使IT人員能自動部署服務器和完全自動化補丁。客戶部署40個新虛擬服務器的時間從20小時縮減到了10分鐘;
vSphere引入了屬性驅動的存儲,存儲DRS簡化了在服務器上初始化VM布局,實現虛擬機資源分配的不間斷管理。這些能力減少了IT人員手工監視和干預的需要。
加速云計算:VMware 能為你做什么?
隨著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的發布,VMware公司已經建立起并且能夠支持完整的云計算平臺――包括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各種云模式。
新發布的套件將支持各種規模的云計算,保護用戶在應用、硬件和人力資源方面的投資,建立起“你自己的云”。利用VMware的云計算基礎架構套件,企業能夠迅速建立私有云,并通過VMware獨特的混合云技術順利地拓展到公共云領域:目前位于數據中心的虛擬化資源可以順暢地轉移到私有云;在公共云領域,VMware與云服務提供商展開了廣泛的合作,保證用戶享用最成熟和高效的云經驗;而混合云則給企業從私有云延展到公有云提供了最大的靈活性――即能滿足公共云的效率也能保證企業敏感數據的安全。
VMware將以一種安全、漸進的方式加速用戶的IT變革之旅。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和vSphere 5提供了關鍵性增強,保證了用戶可以將現有的資產和關鍵應用順利地轉移到新IT模式――云計算中。而這種變革的價值,將隨著VMware云基礎架構套件本身在自動化、自服務和智能策略管理等方面擁有的優越特性而被逐漸放大。 目前在VMware vSphere平臺上已經有超過1400家ISV的2500多種應用在運行,VMware在全球擁有超過4400個云服務合作伙伴。VMware與由 vCloud 驅動的服務提供商一起構成了業界最為龐大的云計算合作伙伴體系。
人類正在迎來云計算的偉大時代。而這種變革已經深深地打上了虛擬化的烙印。做為全球虛擬化和云計算基礎架構的領導廠商,VMware將引領用戶向云計算的美好未來大步邁進!
免費咨詢